您好,欢迎访问金沙js93252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与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外院举行《典籍外译与接受语境》讲座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4-01      

    2016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外国语大学廖七一教授莅临金沙js93252,在人文逸夫楼A2014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典籍外译与接受语境”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金沙js93252副院长杨元刚教授主持。
    廖七一教授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翻译研究所所长,重庆翻译学会会长,全国翻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长期从事翻译研究与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及其实践和英美文学。出版《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当代英国翻译理论》、《胡适诗歌翻译研究》、《中国近代翻译思想的嬗变》等专著、编著和译著20余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翻译文学、社科著作和科技文献近300万字。主持和参与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多次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在讲座的开始,廖七一教授用一系列数据和事实对“大中华文库”中国文学外译和孔子学院现状进行了描述。数据显示我国本土策划的大规模有系统的文学经典翻译项目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但是有少部分优秀经典作品在西方的传播效果还不理想。为什么中国典籍英译会碰上“一头热、一头冷”的现状?为什么倡导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传播不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廖七一教授运用翻译学理论进行了解读,指出这可能是接受语境影响了受众读者对中国典籍的态度。
    廖七一教授从文化典籍的类型、属性和功能、文化势差、文化心态以及翻译策略与传播媒介等多个角度阐释了接受语境对译文传播的影响力。他指出,作为文化产品的典籍外译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文字转换和简单的忠实再现,它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只有洞悉不同势差文化之间的交流规律,确定典籍翻译的文化功能,了解受众的文化心态并研究目的语文化的接受语境,才能选择相应的翻译原则、适当调整译介策略,从而译出文化功能正确定位的、符合目的语表现形式的译文。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科学运用现代先进宣传技术和大众化传播媒体,扩大中华文化经典作品英译的传播效果,从而保证我国典籍走向世界,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所接受。
    讲座结束时,廖教授与外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对于大家的踊跃提问,廖教授都做了深度详细的解答。廖七一教授演讲在翻译实践上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考。讲座吸引了其他高校翻译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都被廖教授渊博的知识、儒雅的风范、全新的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感到深深地钦佩。杨元刚教授指出,典籍的翻译对于每一位学习MTI的老师、同学都是巨大的挑战,如何积极相应党中央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号召,如何将弱势文化推向强势文化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最后,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1604011413.jpg

201604011414.jpg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