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日下午,武汉大学金沙js93252副院长、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军平教授,应邀在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中西互文性理论的基本模式及其翻译类型”的学术讲座。
刘教授首先对我院在翻译专业建设方面的成果表示赞赏,继而提出“如何正确实现翻译理论本土化”的问题,指出了后现代产生的文本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化批判的现实。他阐释了互文性的基本涵义和历史发展,引用热奈特等人的理论,强调文本与社会因素的结合,并解释了结构主义视野下的互文翻译及互文性视野下的翻译特征,提出原型文本和平行文本的模型。
刘教授讲述了20世纪国内外互文性的研究现状,强调了CDA分析方法的特点。他运用中外翻译实例解释了哈蒂姆的内互文、外互文和反互文三种互文分类,接着重点阐释了他在此基础上多年研究总结后提出的三类互文性类型:主题互文、用典互文和翻译互文。刘教授提出翻译是一种互文,译者的责任是重建原文和译文之间相对等的关系,翻译的不可译性在于讲究文化的通约与不可通约。他强调互文是中西之间借他人之酒浇自己之块垒,比较了格式塔保存和格式塔更新的特征。
刘教授用丰富的实例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特点,说明了译者的个体性和读者的主体性的相互影响,强调resemblance与affinity的本质差别。他援引多位学者的观点,给在座师生展示了互文研究历史的发展框架,让师生们对互文性理论的基本模式有了较全面的理解。
最后,刘军平教授说,翻译是互文互通的,需要打通古今和中西维度,用以编织新的织体。刘教授以互文性诗句“望尽‘中西’路”结束此次讲座,希望与我院师生共勉,共同追求翻译专业的长远发展。